Help:如何访问维基百科
![]() |
简而言之:目前对于中国大陆用户,如果想正常访问维基百科,可以使用未受污染的DNS或者Hosts,也可以使用免费或收费的翻墙代理服务,在使用代理编辑维基百科时可能需要获取IP封禁例外权。在使用上述措施时请注意安全,以免个人信息泄露。 |
本文旨在为访问维基百科及维基媒体基金会其他计划有困难障碍的中文用户,提供有效安全的访问方法。
![]() 新手工具箱 |
||
---|---|---|
目錄 |
||
|
||
|
||
|
||
|
目录
直接访问
維基百科的網址如下:
- https://zh.wikipedia.org (中文維基百科桌面版)
- https://zh.m.wikipedia.org (中文維基百科移动版)
- https://www.wikipedia.org (多语言入口,可以通过链接访问或搜索任意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
自2015年6月中旬起,维基媒体基金会对旗下项目进行了强制性加密(HTTPS),未加密的明文页面(HTTP)会被强制跳转到对应的加密页面。如果访问中浏览器出现证书错误等提示,说明连接极有可能已经受到了干扰,请停止访问,不要添加例外,以免传输的数据被窃听。
如果你在直接连接(未使用代理、VPN等手段)维基百科时遇到的情况和上文描述不尽相同,也欢迎留下反馈信息。
對於中国大陆的直接访问
目前,在中国大陆直接访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不同项目可能会遇到如下情况:
项目 | 加密(HTTPS) | 明文(HTTP)[注 1] | ||
---|---|---|---|---|
桌面版 | 移动版 | 桌面版 | 移动版 | |
维基百科 | ||||
中文 | ![]() |
![]() |
![]() |
![]() |
英文 | ![]() |
![]() |
![]() |
![]() |
日文 | ![]() |
![]() |
![]() |
![]() |
粤文 | ![]() |
![]() |
![]() |
![]() |
赣语 | ![]() |
![]() |
![]() |
![]() |
吴语 | ![]() |
![]() |
![]() |
![]() |
闽南语 | ![]() |
![]() |
![]() |
![]() |
闽东语 | ![]() |
![]() |
![]() |
![]() |
客家语 | ![]() |
![]() |
![]() |
![]() |
藏文 | ![]() |
![]() |
![]() |
![]() |
维吾尔文 | ![]() |
![]() |
![]() |
![]() |
文言文 | ![]() |
![]() |
![]() |
![]() |
其它中文项目 | ||||
维基文库 | ![]() |
![]() |
![]() |
![]() |
维基教科书 | ![]() |
![]() |
![]() |
![]() |
维基词典 | ![]() |
![]() |
![]() |
![]() |
维基新闻 | ![]() |
![]() |
![]() |
![]() |
维基语录 | ![]() |
![]() |
![]() |
![]() |
维基导游 | ![]() |
![]() |
![]() |
![]() |
其它维基项目 | ||||
维基学院 | ![]() |
![]() |
![]() |
![]() |
维基物种 | ![]() |
![]() |
![]() |
![]() |
维基共享资源 | ![]() |
![]() |
![]() |
![]() |
维基孵育场 | ![]() |
![]() |
![]() |
![]() |
元维基 | ![]() |
![]() |
![]() |
![]() |
维基数据 | ![]() |
![]() |
![]() |
![]() |
后台支持性服务 | ||||
图片服务器[注 2] | ![]() |
![]() |
||
MediaWiki官网 | ![]() |
![]() |
![]() |
![]() |
后台技术追踪管理 | ![]() |
![]() |
||
技术文档 | ![]() |
![]() |
||
邮件列表 | ![]() |
![]() |
- 上标注释:
- 该表格反映的情况仅适用于IPv4连接。最近修订日期:2018-03-14。
IPv6连接
维基媒体基金会旗下项目均支持IPv6连接,由于目前对于IPv6连接的过滤技术尚不成熟,故在IPv4访问受限时,拥有IPv6地址的用户(例如教育网)可能仍然可以访问维基媒体项目。
修正域名解析
维基媒体旗下的部分项目目前被GFW通过DNS污染的方式封锁,通过修正域名解析的方式可以恢复访问。
修正域名解析后,用户在首次访问中文维基百科时,需输入以https://打头的网址方可成功连接,否则仍会遭到屏蔽。由于应用了HTTP严格传输安全技术,使用较新版本浏览器的用户如果成功进入了维基媒体基金会旗下项目的页面,在之后的两周(1209600秒)内再次访问相同项目时浏览器会自动将“http://”改为“https://”来访问加密版页面而无须通过服务器进行该跳转。
- 注意:若您因为使用代理服务器/VPN编辑维基百科而被自动封禁,希望通过设置Hosts或DNS服务器编辑维基百科,请在完成修改之后尝试不使用代理/关闭VPN,直接访问维基百科。
Hosts文件
Hosts文件存在于计算机本地,通过修改该文件可以改变域名—IP地址的映射。
修改Hosts文件的具体做法是:
-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Hosts文件(若要编辑,电脑用户需要获取管理员权限,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需要进行root或越狱操作)。
- Windows用户:從「開始」菜單中找到「记事本」程序,右键作为管理员运行。使用左上角菜单中的「文件」→“打开”,在下面的文件名中输入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回车打开文件。(取决于系统安装位置的不同,system32的位置也可能不同。可以通过在命令提示符中运行echo %WINDIR%\system32\etc\hosts
确认。如果您使用64位系统,请保证自己使用的编辑器为64位编辑器——Windows对于32位程序会暴露一个虚假的system32(即SysWow64),其中不含hosts。) - 其他系统:请参见hosts文件,一般都可在类似于
/etc/hosts
的位置找到。
- Windows用户:從「開始」菜單中找到「记事本」程序,右键作为管理员运行。使用左上角菜单中的「文件」→“打开”,在下面的文件名中输入
- 在该文件中加入下列内容(维基媒体基金会有多个IP地址,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不同的IP地址)。需要注意的是,Hosts文件不支持通配符,因此需要逐个添加地址。
198.35.26.96 zh.wikipedia.org #中文维基百科 198.35.26.96 zh.m.wikipedia.org #中文维基百科移动版 198.35.26.96 zh-yue.wikipedia.org #粤文维基百科 198.35.26.96 wuu.wikipedia.org #吴语维基百科 198.35.26.96 zh.wikinews.org #中文维基新闻 198.35.26.96 ja.wikipedia.org #日文维基百科
- 保存文件。如果保存的时候出现任何错误提示,如“权限不足”等,请允许电脑保存;如果杀毒软件提示这一举动存在安全风险,请您忽视。按照本教程的方式修改Hosts文件不会对您的电脑造成损害。修改后的Hosts记录通常可以立即生效,但若保存之后如果还不能正常访问,您可以通过清除DNS缓存来实现,包括:
- 重新启动设备
- 执行下列命令
- Windows:
ipconfig /flushdns
- OS X / macOS:
lookupd -flushcache
或dscacheutil -flushcache
- Linux:
service nscd restart
- Ubuntu:
sudo /etc/init.d/dns-clean start
- Ubuntu:
- 开启再关闭飞行模式(Android)
- Windows:
维基媒体基金会拥有下列IP地址,您可以使用下面的IP地址替换前面教程中的提供的IP地址。
- 建议:对于国际出口(与国外网络直接连接的中国运营商)为中国电信或中国移动的用户,可选择新加坡或美国旧金山数据中心的IP地址,对于国际出口为中国联通的用户,可选择美国旧金山数据中心的IP地址,以便降低延迟获得较好的访问体验。
IP地址 | 对应项目 | 数据中心名 | 位置 |
---|---|---|---|
198.35.26.96 | 大部分项目 | ulsfo | ![]() |
208.80.153.224 | 大部分项目 | codfw | ![]() |
208.80.154.224 | 大部分项目 | eqiad | ![]() |
91.198.174.192 | 大部分项目 | esams | ![]() |
103.102.166.224 | 大部分项目 | eqsin | ![]() |
通过查询 text-lb.(数据中心名).wikimedia.org(lb是load balancer的缩写)、upload-lb.(数据中心名).wikimedia.org 可以获得上述的IP地址。此外也可以参考meta:Wikimedia servers或Wikipedia:服务器页面获得维基媒体服务器的相关信息。
DNS设置
通常情况下无论使用设置在中国大陆的DNS服务还是使用设置在外国的DNS服务,因为解析结果都需要穿过GFW,所以都会被GFW污染。但是仍有一些设置在中国大陆的小型DNS使用技术手段回避GFW的污染并提供不受污染的结果,通常使用这些小型DNS也能够访问其他被封锁的网站,此类DNS服务包括:
服务提供者 | 首选IP地址 | 备选IP地址 |
---|---|---|
AIXYZ DNS | 115.159.146.99(南方) | 123.206.21.48(北方)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DNS | 202.38.93.153(教育网) | 202.141.162.123 (中国电信) |
值得注意的是,更改DNS可能会产生安全问题。DNS服务器的控制者尽管无法监视您与网站之间传输的内容,但是却有能力记录您的IP地址和您试图访问的网站域名。DNS服务商可能会将这些信息分享给第三方(例如政府和广告商),因此请仔细阅读服务条款,选择自己信任的服务商。DNS服务商自然也可能有意无意地为您提供错误甚至有害的结果(GFW便是这么做的)。此外,在首选和备选IP地址中填入不同DNS服务提供者的地址也是可以的。部分地区可能只能解析较少的次数。
获得DNS服务商的IP地址后,更改DNS服务器的方法如下:
- Windows 7 / Vista
- OS X 10.10 Yosemite
- Android(第三方教程,不同设备的操作方法可能不同,请参考设备厂商的说明)
- iOS(第三方教程)
一些路由器等网络硬件设备也允许用户指定DNS,这样通过该设备上网时,会自动使用该DNS而无需分别设置每台计算机,较为方便。详情请参阅设备说明书。
代理服务器
通过代理服务器来中转数据流量,用户可以绕过绝大多数类型的网络封锁。
注意:
- 由于维基媒体基金会封禁了大部分公共代理服务器以避免破坏,若要通过代理服务器编辑维基百科,您可能需要有一个拥有IP封禁例外权的账户。
- 由于用户与代理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未必被加密且用户通常无法掌握代理服务器的运行细节,因此用户数据可能被第三方监听(例如政府或网络运营商)或被代理服务提供者收集甚至共享给第三方(例如政府或广告商)。对此,用户应避免通过代理服务器进入网上银行等涉及隐私和财务的网站并尽可能地使用https加密连接。
- 本章节主要讨论相关的技术并举出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例子。在配置代理服务器前,用户需要联系代理服务器的提供者来获取相关参数。
翻墙软件
翻墙软件是一种代理软件,您电脑和目标服务器之间的流量都将通过其指定的代理服务器中转。常见的翻墙软件有赛风、蓝灯、自由门等。使用翻墙软件编辑维基百科,通常情况下需要申请IP封禁例外权。
HTTP代理
操作系统设置
- Windows 7 / Vista(对Windows的代理设置进行的修改可以影响到包括Internent Explorer在内的大部分软件的代理设置)
- OS X 10.10 Yosemite
浏览器设置
部分浏览器允许用户独立设置代理服务,所做的修改仅在该浏览器中有效。
- Firefox:设置方法
- Chrome:跟随操作系统的代理设置
- 大部分中国公司开发的浏览器:跟随操作系统的代理设置
浏览器扩展程序
Firefox和Chrome等浏览器支持扩展程序,通过安装代理类的扩展程序可以也可以使用代理服务,部分代理扩展程序还可以根据网址进行匹配。通过浏览器扩展程序进行的代理设置通常只在该浏览器中有效,不会影响其它程序。
- Firefox
VPN
VPN是一种网络隧道,通过它可以连接到代理服务器,VPN的连接通常是加密的。 各种操作系统的设置方法如下:
- Windows 8 / 8.1
- Windows7 / Vista
- OS X 10.10 Yosemite
- Android(对于非原生系统,操作方法可能不同,请参考设备厂商的说明)
- iOS
注意:对于系统不支持的VPN协议,需要通过安装第三方软件来实现。
Shadowsocks
Shadowsocks是一种基于socks5的开源代理软件,支持Windows、Mac OS X、Linux、Android、iOS、OpenWRT平台,下载对应平台的客户端后仅需简单的配置即可使用。Shadowsocks的连接是被高度加密的,所以相对于HTTP代理更加安全且能避开关键字封锁。其原作者clowwindy因被有关部门约谈已停止开发、删除Github上的源代码,但另有开发者志愿进行后续开发。
Shadowsocks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在使用之前,需要先将服务器端部署在支持Python(且未被GFW封禁)的服务器上,然后通过客户端连接并创建本地代理。此外,用户也可以选择购买基于Shadowsocks的商业服务,以免去自行部署的麻烦。但提供服务的Shadowsocks服务器通常不为用户所控制,所以安全问题仍然不能忽视。
- 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s://shadowsocks.org/en/download/clients.html
- 服务器端部署可参考:https://github.com/shadowsocks/shadowsocks/tree/master
Tor
Tor的全称是“The Onion Router”(洋葱路由器),本为匿名软件,亦可作翻墙之用。其通过三重代理链隐匿路由信息,反制现阶段大量存在的流量过滤、嗅探分析等工具,难以追踪,有效地保证了安全性。
Tor项目的官方网站提供了Tor浏览器——集成了Tor且经过安全性定制的Firefox,并针对封锁了Tor的地区提供了流量混淆工具。中国大陆地区目前可选择obfs4和meek-azure网桥接入Tor网络,也可以配置其他翻墙工具作为其前置代理。Tor浏览器连接成功后,将提供SOCKS5代理127.0.0.1:9150以供其他应用程序使用。
为防止滥用,维基媒体项目以扩展TorBlock查封了大多数Tor出口节点,Tor用户只能阅读但无法编辑维基百科。要突破该限制,用户需申请IP封禁例外权限。
网页代理
网页代理或在线代理是一种在网页上运行的代理服务器程序(本质上是一种网站),用户无需在本地进行任何设置,输入网页代理服务的网址即可开始使用,相对方便。使用时,用户需要在网页代理服务提供的网址输入框(而不是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需要访问的地址,网页代理服务会为用户加载内容。
由于网页代理服务的传输原理和一般的网站类似,故封锁网页代理比封锁其他类型的代理工具要更加容易,因此网页代理也更容易失效。而且不加密(HTTP)的网页代理服务同样会受到关键字过滤的干扰,建议用户使用支持加密(HTTPS)的在线代理服务。另外,对于内容较复杂的网页,使用网页代理可能会出现排版错乱、乱码等问题。
镜像网站
镜像网站普遍只是邮递员,内容与官方的维基百科实时同步。使用镜像网站的用户不能够登录以及编辑。即使镜像网站可以登录,也请您不要登录,因为镜像网站的提供者完全有能力看到您的用户名及密码。
参见
短网址服务
鉴于一些网络论坛中存在的網址过滤和发言字数限制,用户可以使用短网址服务压缩链接长度并绕开过滤规则,不过这些服务并不能用来绕过网络封锁。另外维基百科为了避免用户绕过垃圾链接过滤器,禁止用户添加主要短网址服务的链接,所以这些链接(除第一个外)都不能添加到维基百科中。
- http://zhwp.org:訪問時只需輸入“http://zhwp.org/页面名”即可直接訪問中文維基百科的对应页面,詳見說明書。
- http://t.cn:新浪微博的短网址服务,通过第三方提供的短链接生成器可以压缩任意网址。该服务在中国大陆境内较为稳定。
- http://dwz.cn/:百度的短網址服務,可自訂短網址。該服務在大陸境內較穩定。
- https://bit.ly:将需要压缩的地址输入其官网即可获得短链接。该服务在中国大陆境内容易受到干扰。
- https://goo.gl/:Google的短網址服務。該服務於大陸境內不穩定。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