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或中央政治局,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会议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召集[1]。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后其职权由党代会转移到中央委员会,再转移到中央政治局,最后转移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即党代会职权实现了三次转移,因前三者均无常设机构履行其职能[2]。
中共中央政治局从1927年5月的五届一中全会开始设立。1943年4月2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规定:在两次中央全会之间,中央政治局担负领导整个党的工作的责任,有权决定一切重大问题[3]。中央政治局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军各机构则是它的办事机构和执行部门[4]。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成员称“中央政治局委员”,或“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局委员一般都在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国家机构、中共中央各部门或各省市的党政机关担任主要职务,按惯例可以被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全体会议提名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5];省部级正职人选也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6]。中央政治局常委属于国家级正职的一级领导职务,而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补委员属于二至三级干部[7]。
自1982年中共十二大废除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副主席职务开始,政治局委员的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简体)”,不同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书记处按担任者党内地位的排名方法。
2017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一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规定所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员每年要向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共中央总书记书面述职[8]。2018年3月,所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员首次向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书面述职[9]。
政治局委员推选[编辑]
中央政治局组成人员预备人选条件是63周岁以下正部长级以上干部和军队正大军区职干部[10]。政治局与其它中央党组织一样,采用“等额选举”推选其成员[11]。
此外,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人选推荐、考察、提名工作,始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领导下进行[12]。
本届政治局常委会委员[编辑]
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2017年10月25日上午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选举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其排名顺序按党内的资历和地位,有严格规定与含义。
本届政治局非常委委员[编辑]
历届政治局[编辑]
第四届[编辑]
- 委员:陈独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中央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中央宣传部委员)、瞿秋白(中央宣传部委员)。
第五届[编辑]
- 委员:陈独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蔡和森、李维汉、瞿秋白、张国焘、谭平山、李立三、周恩来。
第六屆[编辑]
|
---|
| 1928年7月19日 中共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28年7月至1945年6月任职 | | 一中全会(1928年7月) | |
---|
| 三中全会(1930年9月) | |
---|
| 四中全会(1931年1月) | 政治局常委 | 向忠发(总书记,1931年6月被捕叛变后被处决) · 周恩来 · 张国焘 · 王明(1931年6月代理总书记) |
---|
| 政治局非常委委员 | |
---|
| 政治局候补委员 | |
---|
|
---|
| 临时中央(1931年9月) | |
---|
| 五中全会(1934年1月) | |
---|
| 政治局会议(1936年10月) | |
---|
| 政治局会议(1937年12月) | |
---|
| 七中全会(1944年5月)[注 1] | |
---|
| |
|
- 委员:向忠发(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兼中央政治局主席)、周恩来(秘书长兼组织部长)、苏兆征(工委书记)、李立三(农委书记)、张金保(妇委书记)。瞿秋白、张国焘为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
第七届[编辑]
- 中共七届一中全会(1945年6月19日)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由13名委员组成:
|
---|
| 1945年6月19日 中共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45年6月至1956年9月任职 | | 5+1 书记处书记[注 1] | |
---|
| 13+2 委员 | 毛泽东 · 朱 德 · 刘少奇 · 周恩来 · 任弼时(1950年逝世) · 陈 云(1945年8月增选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 康 生 · 高 岗(1954年8月逝世) · 彭 真(1945年8月增选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 董必武 · 林伯渠 · 张闻天 · 彭德怀 · 林 彪(1955年4月补选) · 邓小平(1955年4月补选,中央秘书长) |
---|
| |
|
- 任弼时于1950年10月病逝。
- 高岗于1954年2月被隔离审查,实际上丧失政治局成员地位,8月自杀。
- 1955年4月,七届五中全会补选林彪、邓小平为政治局委员。
第八届[编辑]
-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1956年9月28日)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由17名委员、6名候补委员组成:
|
---|
| 1956年9月28日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56年9月至1969年4月任职(1966年8月 改组) | |
6+1 常委会委员
| |
---|
| 17+3 委员 | |
---|
| 6 候补委员 | |
---|
| |
|
- 1958年5月,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柯庆施、李井泉、谭震林为政治局委员。
- 彭德怀、张闻天于1959年8月遭到批判,实际上丧失政治局成员地位。
- 林伯渠于1960年5月病逝,罗荣桓于1963年12月病逝,柯庆施于1965年4月病逝。
-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彭真、陆定一于1966年5月被打倒,实际上丧失政治局成员地位。
- 1966年8月12日,八届十一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常委,补选陶铸、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政治局委员,补选李雪峰、谢富治、宋任穷为政治局候补委员。改组后的中央政治局由23名委员、7名候补委员组成:
- 张闻天(已于1959年8月遭到批判)、乌兰夫于1966年8月被打倒,彭德怀(已于1959年8月遭到批判)于1966年12月被打倒,薄一波、陶铸、邓小平、刘少奇、李井泉于1967年1月被打倒,宋任穷、谭震林于1967年8月被打倒,贺龙于1967年9月被打倒,实际上丧失政治局成员地位。
- 1967年“二月逆流”后,中央政治局停止活动,其功能由中央文革碰头会取代。
- 1968年10月,八届十二中全会将刘少奇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第九届[编辑]
-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1969年4月28日)选举产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由21名委员、4名候补委员组成:
|
---|
| 1969年4月28日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69年4月至1973年8月任职 | |
5-1 常委会委员
| |
---|
| 21-5 委员 | |
---|
| 4-1 候补委员 | |
---|
| |
|
- 陈伯达于1970年9月被隔离审查,李雪峰于1971年1月被隔离审查,实际上丧失政治局成员地位。
- 林彪、叶群于1971年9月坠机身亡。
- 李作鹏、吴法宪、邱会作、黄永胜于1971年9月被隔离审查,实际上丧失政治局成员地位。
- 谢富治于1972年3月病逝。
- 陈伯达、李作鹏、吴法宪、邱会作、黄永胜、李雪峰于1973年8月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第十届[编辑]
- 中共十届一中全会(1973年8月30日)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由21名委员、4名候补委员组成:
|
---|
| 1973年8月30日 中共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73年8月至1977年8月任职 | |
9-3+2 常委会委员
| 毛泽东(中央主席,1976年逝世) · 华国锋(1976年任职,中央第一副主席→中央主席) · 周恩来(中央副主席,1976年逝世) · 王洪文(中央副主席,1977年撤职) · 康 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逝世)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李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辞职) · 邓小平(1975年任职,1976年撤职,1977年复职,中央副主席) 其他按姓氏笔划为序: 朱 德(1976年逝世) · 张春桥(1977年撤职) · 董必武(1975年逝世) |
---|
| 21-4+1 委员 | 按姓氏笔划为序:毛泽东 · 王洪文(1977年撤职) · 邓小平(1973年任职,1976年撤职,1977年复职) · 韦国清 · 叶剑英 · 刘伯承 · 江 青(1977年撤职) · 朱 德 · 许世友 · 华国锋 · 纪登奎 · 吴 德 · 汪东兴 · 陈永贵 · 陈锡联 · 李先念 · 李德生 · 张春桥(1977年撤职) · 周恩来 · 姚文元(1977年撤职) · 康 生 · 董必武 |
---|
| 4 候补委员 | |
---|
| |
|
- 邓小平于1973年12月经中共中央决定担任政治局委员。
- 董必武于1975年4月病逝,康生于1975年12月病逝,周恩来于1976年1月病逝。
- 邓小平于1976年4月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 朱德于1976年7月病逝,毛泽东于1976年9月病逝。
- 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于1976年10月被隔离审查,实际上丧失政治局成员地位。
- 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政治局委员职务,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第十一届[编辑]
- 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1977年8月19日)选举产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由23名委员、3名候补委员组成:
|
---|
| | |
5-1+3 常委会委员
| 华国锋(中央主席至1981年→1981年当选为中央副主席) · 胡耀邦(1980年增选,中央总书记,1981年当选为中央主席)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副主席) · 赵紫阳(1980年增选,1981年当选为中央副主席) · 李先念(中央副主席) · 陈 云(1978年增选,中央副主席) · 汪东兴(中央副主席,1980年辞职) |
---|
| 23-4+6 委员 | |
---|
| 3-1 候补委员 | 陈慕华 · 赵紫阳(1979年当选为政治局委员) · 赛福鼎 |
---|
| |
|
-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陈云、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政治局委员。
- 苏振华于1979年2月病逝。
- 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选举赵紫阳、彭真为政治局委员。
- 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批准汪东兴、纪登奎、吴德、陈锡联的辞职请求,免去其政治局委员职务。
- 陈永贵于1980年9月被解除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实际上丧失政治局成员地位。
第十二届[编辑]
- 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1982年9月13日)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由25名委员、3名候补委员组成:
|
---|
| | |
6 常委会委员
| |
---|
| 25 委员 | 按姓氏笔划为序:万 里(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 · 习仲勋(中央书记处书记) · 王 震(中央党校校长) · 韦国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乌兰夫(国家副主席) · 方 毅(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至1984年) · 邓小平 · 邓颖超(全国政协主席) · 叶剑英 · 李先念 · 李德生(沈阳军区司令员至1985年) · 杨尚昆(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 杨得志(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 · 余秋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 宋任穷 · 张廷发(空军司令员至1985年) · 陈 云 · 赵紫阳 · 胡乔木 · 胡耀邦 · 聂荣臻(中央军委副主席) · 倪志福(全国总工会主席,1984年兼天津市委书记) · 徐向前(中央军委副主席) · 彭 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廖承志(1983年逝世)[注 2] |
---|
| 3 候补委员 | 姚依林(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 · 秦基伟(北京军区司令员) · 陈慕华(国务委员,外经贸部部长至1985年→1985年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
---|
| |
|
- 廖承志于1983年6月病逝。
- 1985年9月22日,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叶剑英、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乌兰夫、王震、韦国清、李德生、宋任穷、张廷发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请求;24日,十二届五中全会增选田纪云、乔石、李鹏、吴学谦、胡启立、姚依林为政治局委员。改组后的中央政治局由20名委员、2名候补委员组成:
|
---|
| | |
5 常委会委员
| 胡耀邦(中央总书记至1987年)[注 1] ·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1987年代理中央总书记,国家体改委主任至1987年) · 李先念(国家主席) · 陈 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
---|
| 20 委员 | 按姓氏笔划为序:万 里(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 · 习仲勋 · 方 毅(国务委员) · 邓小平 · 田纪云(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秘书长至1985年) · 乔 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1986年兼国务院副总理) · 李 鹏(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教委主任) · 李先念 · 杨尚昆(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 杨得志(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 · 吴学谦(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 · 余秋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 陈 云 · 赵紫阳 · 胡乔木 · 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 · 胡耀邦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1987年兼国家计委主任) · 倪志福(全国总工会主席,天津市委书记至1987年) · 彭 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
| 2 候补委员 | 秦基伟(北京军区司令员) · 陈慕华(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
---|
| |
|
第十三届[编辑]
- 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1987年11月2日)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由17名委员、1名候补委员组成:
|
---|
| | |
5-2+3 常委会委员
| 赵紫阳(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至1989年,1989年撤职)[注 1] · 江泽民(1989年增选,中央总书记,上海市委书记至1989年,上海市市长至1988年,1989年兼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90年兼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 李 鹏(国务院总理,国家体改委主任至1990年) · 乔 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至1988年,1990年兼中央政法委书记) · 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免职)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委主任至1989年) · 宋 平(1989年增选,中央组织部部长至1989年) · 李瑞环(1989年增选,中央书记处书记,天津市委书记至1989年,天津市市长至1989年) |
---|
| 17-2 委员 | 按姓氏笔划为序:万 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田纪云(国务院副总理) · 乔 石 · 江泽民 · 李 鹏 · 李铁映(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 · 李瑞环 · 李锡铭(北京市委书记) · 杨汝岱(四川省委书记) · 杨尚昆(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至1989年→1989年兼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 · 吴学谦(国务院副总理) · 宋 平 · 赵紫阳(1989年撤职) · 胡启立(1989年免职) · 胡耀邦(1989年逝世) · 姚依林 · 秦基伟(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部长) |
---|
| 1 候补委员 | 丁关根(1988年兼国务院台办主任至1990年,1989年兼中央书记处书记,1990年兼中央统战部部长) |
---|
| |
|
- 胡耀邦于1989年4月病逝。
- 赵紫阳于1989年5月被停止工作,实际上丧失政治局成员地位。
- 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撤销赵紫阳的政治局委员职务,免去胡启立的政治局委员职务。
第十四届[编辑]
- 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1992年10月19日)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由20名委员、2名候补委员组成:
|
---|
| | |
7 常委会委员
|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注 1] · 李 鹏(国务院总理) · 乔 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1993年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至1995年) · 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
|
---|
| 20-1+1 委员 |
按姓氏笔划为序: 丁关根(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 田纪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朱镕基 · 乔 石 · 刘华清 · 江泽民 · 李 鹏 ·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 李铁映(国务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 · 李瑞环 · 杨白冰 · 吴邦国(上海市委书记至1994年,1994年兼中央书记处书记,1995年兼国务院副总理) · 邹家华(国务院副总理) · 陈希同(北京市委书记至1995年,1995年撤职) · 胡锦涛 · 姜春云(山东省委书记至1994年,1994年兼中央书记处书记,1995年兼国务院副总理) · 钱其琛(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 · 黄 菊(1994年增选,上海市市长至1995年,1994年兼上海市委书记) ·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1995年兼北京市委书记至1997年) · 谢 非(广东省委书记) · 谭绍文(1993年逝世)[注 2]
|
---|
| 2 候补委员 |
温家宝(中央书记处书记) · 王汉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
| |
|
- 谭绍文于1993年2月病逝。
- 1994年9月,十四届四中全会增选黄菊为政治局委员。
- 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撤销陈希同的政治局委员职务。
第十五届[编辑]
- 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1997年9月19日)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由22名委员、2名候补委员组成:
|
---|
| | |
7 常委会委员
|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注 1] · 李 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朱镕基(国务院总理)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1999年兼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
---|
| 22 委员 | 按姓氏笔划为序:丁关根(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至2002年) · 田纪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朱镕基 · 江泽民 · 李 鹏 · 李长春(广东省委书记) · 李岚清 · 李铁映(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 李瑞环 · 吴邦国(国务院副总理) · 吴官正(山东省委书记) · 迟浩田(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 · 张万年(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 · 罗 干(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1998年兼中央政法委书记) · 胡锦涛 · 姜春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贾庆林(北京市委书记至2002年,北京市市长至1999年) · 钱其琛(国务院副总理) · 黄 菊(上海市委书记至2002年) · 尉健行 · 温家宝(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 · 谢 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9年逝世) |
---|
| 2 候补委员 | 曾庆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至1999年→1999年兼中央组织部部长至2002年) · 吴 仪(国务委员) |
---|
| |
|
- 谢非于1999年10月病逝。
第十六届[编辑]
- 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2002年11月15日)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由24名委员、1名候补委员组成:
|
---|
| | |
9 常委会委员
| 胡锦涛(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至2004年→2004年兼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至2005年→2005年兼国家中央军委主席)[注 1]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曾庆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 黄 菊(国务院副总理,2007年逝世) · 吴官正(中央纪委书记)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罗 干(中央政法委书记) |
---|
| 24-1 委员 | 按姓氏笔划为序:王乐泉(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 · 王兆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回良玉(国务院副总理) · 刘 淇(北京市委书记) ·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 李长春 · 吴 仪(国务院副总理,2003年兼卫生部部长至2005年) · 吴邦国 · 吴官正 · 张立昌(天津市委书记至2007年) · 张德江(广东省委书记) · 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2006年停职) · 罗 干 · 周永康(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 · 胡锦涛 · 俞正声(湖北省委书记) · 贺国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 贾庆林 · 郭伯雄(中央军委副主席) · 黄 菊 · 曹刚川(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 · 曾庆红 · 曾培炎(国务院副总理) · 温家宝 |
---|
| 1 候补委员 | 王 刚(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至2007年) |
---|
| |
|
- 陈良宇于2006年9月经中共中央决定被停止政治局委员职务。
- 黄菊于2007年6月病逝。
第十七届[编辑]
|
---|
| | |
9 常委会委员
| 胡锦涛(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注 1]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习近平(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2010年兼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 ·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 ·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 |
---|
| 25-1 委员 | 按姓氏笔划为序:习近平 · 王 刚(全国政协副主席) · 王乐泉(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至2010年) · 王兆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王岐山(国务院副总理) · 回良玉(国务院副总理) · 刘 淇(北京市委书记至2012年) ·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 刘延东(国务委员) · 李长春 · 李克强 · 李源潮(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 吴邦国 · 汪 洋(广东省委书记) · 张高丽(天津市委书记) · 张德江(国务院副总理,2012年兼重庆市委书记) · 周永康 · 胡锦涛 · 俞正声(上海市委书记) · 贺国强 · 贾庆林 · 徐才厚(中央军委副主席) · 郭伯雄(中央军委副主席) · 温家宝 · 薄熙来(重庆市委书记至2012年,2012年停职) |
---|
| |
|
- 薄熙来于2012年4月经中共中央决定被停止政治局委员职务。
第十八届[编辑]
|
---|
| | |
7 常委会委员
| 习近平(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注 1] ·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 张德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俞正声(全国政协主席) ·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 · 王岐山(中央纪委书记) · 张高丽(国务院副总理) |
---|
| 25-1 委员 | 按姓氏笔划为序:习近平 · 马 凯(国务院副总理) · 王岐山 · 王沪宁(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 刘云山 · 刘延东(国务院副总理) · 刘奇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 许其亮(中央军委副主席) · 孙春兰(天津市委书记至2014年→2014年兼中央统战部部长) · 孙政才(重庆市委书记至2017年,2017年撤职) · 李克强 · 李建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李源潮(国家副主席) · 汪 洋(国务院副总理) · 张春贤(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至2016年) · 张高丽 · 张德江 · 范长龙(中央军委副主席) · 孟建柱(中央政法委书记) · 赵乐际(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 胡春华(广东省委书记) · 俞正声 · 栗战书(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 · 郭金龙(北京市委书记至2017年) · 韩 正(上海市委书记) |
---|
| |
|
- 孙政才于2017年9月被开除党籍,其政治局委员职务自然撤销。
第十九届[编辑]
|
---|
| | |
7 常委
| 习近平(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注 1] ·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 栗战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汪 洋(全国政协主席) · 王沪宁(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 赵乐际(中央纪委书记) · 韩 正(国务院副总理) |
---|
| 25 委员 | 按姓氏笔划为序:丁薛祥(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 · 习近平 · 王 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王沪宁 · 刘 鹤(国务院副总理) · 许其亮(中央军委副主席) · 孙春兰(国务院副总理) · 李 希(广东省委书记) · 李 强(上海市委书记) · 李克强 · 李鸿忠(天津市委书记) · 杨洁篪(中央外事办主任) · 杨晓渡(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 汪 洋 · 张又侠(中央军委副主席) · 陈 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党校校长、国家行政学院院长) · 陈全国(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 · 陈敏尔(重庆市委书记) · 赵乐际 · 胡春华(国务院副总理) · 栗战书 · 郭声琨(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 · 黄坤明(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 韩 正 · 蔡 奇(北京市委书记) |
---|
| |
|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
---|
| 第五届 | 一中全會 | |
---|
| 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 | |
---|
| 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 | |
---|
| 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 | |
---|
|
---|
| 第六届 | |
---|
| 第七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45年6月 | |
---|
| 二中全会调整 1949年3月 |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中央主席) · 刘少奇 · 周恩來 · 朱德 · 任弼时(中央秘书长,1950年逝世) · 陈云(1950年代理中央书记处书记,1950年递补) |
---|
|
---|
| 第八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56年9月 | 毛泽东(中央主席) · 刘少奇(中央副主席) · 周恩来(中央副主席) · 朱德(中央副主席) · 陈云(中央副主席) · 林彪(1958年八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总书记) |
---|
| 十一中全会选举 1966年8月 | |
---|
| |
|
---|
| 第九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69年4月 | 毛泽东(中央主席) · 林彪(中央副主席,1971年逝世) · 周恩来 · 陈伯达(1971年九届二中全会隔离审查,1973年撤职) · 康生 |
---|
|
---|
| 第十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73年8月 | 毛泽东(中央主席,1976年逝世) · 华国锋(1976年任职,中央第一副主席,1976年任中央主席) · 周恩来(中央副主席,1976年逝世) · 王洪文(中央副主席,1976年隔离审查,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撤职) · 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逝世)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李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十届二中全会辞职) · 邓小平(1975年十届二中全会当选,1976年撤职,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复职,中央副主席) · 朱德(1976年逝世) · 张春桥(1976年隔离审查,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撤职) · 董必武(1975年逝世) |
---|
|
---|
| 第十一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77年8月 | 华国锋(中央主席)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副主席) · 李先念(中央副主席) · 陈云(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中央副主席) · 汪东兴(中央副主席,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辞职) · 胡耀邦(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央总书记) · 赵紫阳(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 |
---|
| 六中全会改组 1981年6月 | |
---|
|
---|
| 第十二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82年9月 | 胡耀邦(中央总书记) · 叶剑英(中央军委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 · 李先念(国家主席) ·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
---|
| 五中全会改组 1985年9月 | 胡耀邦(中央总书记至1987年) ·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1987年代理中央总书记) · 李先念(国家主席) ·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
---|
|
---|
| 第十三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87年11月 | 赵紫阳(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撤职)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免职)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
---|
| 四中全会改组 1989年6月 |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1989年十三届五中全会兼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 宋平 · 李瑞环(中央书记处书记) |
---|
|
---|
| 第十四届 | |
---|
| 第十五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97年9月 |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朱镕基(国务院总理)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兼中央军委副主席) ·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
---|
|
---|
| 第十六届 | 一中全会选举 2002年11月 | 胡锦涛(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兼中央军委主席)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曾庆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 黄菊(国务院副总理,2007年逝世) · 吴官正(中央纪委书记)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罗干(中央政法委书记) |
---|
|
---|
| 第十七届 | 一中全会选举 2007年10月 | 胡锦涛(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习近平(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兼中央军委副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 ·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 ·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 |
---|
|
---|
| 第十八届 | 一中全会选举 2012年11月 | 习近平(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 张德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俞正声(全国政协主席) ·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 · 王岐山(中央纪委书记) · 张高丽(国务院副总理) |
---|
|
---|
| 第十九届 | 一中全会选举 2017年10月 | 习近平(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 栗战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汪洋(全国政协主席) · 王沪宁(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 · 赵乐际(中央纪委书记) · 韩正(国务院副总理) |
---|
|
---|
|